發布時間:2018-11-20 市/區/縣級人才政策整理
近日,中關村管委會發布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關于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該文件是國內首個公開發布的鼓勵顛覆性技術創新的專項政策文件。
《指導意見》提出,顛覆性技術屬于典型的“破壞性創造”,具有前沿性、超越性、突變性、不確定性和非共識性等特點,對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引領作用。
《指導意見》圍繞原始創新、前沿引領形成一攬子支持措施,充分體現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最終創新成果依靠市場選擇、認可和檢驗,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和產業界參與。
《指導意見》的發布是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的要求,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關于“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有關部署,充分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作用,加快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支持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探索建立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的科研管理新機制。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讀《指導意見》的相關內容:
為什么出臺《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是中關村示范區積極落實國家戰略、搶占前沿科技制高點的一個重要舉措。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以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因編輯技術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群體加速突破,為孕育產生顛覆性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成為催生新產業、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源泉,是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國高度重視顛覆性技術發展,2016年3月,國家發布“十三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要“更加重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并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對這一表述進行了具體部署,即“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不斷催生新產業、創造新就業”。2017年,“顛覆性技術”被正式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
發展顛覆性技術是中關村示范區的重要使命。中關村示范區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和原始創新的策源地,是北京創新發展的主陣地,也是我國科教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區域,具備發展顛覆性技術創新的基礎和條件。針對顛覆性技術創新的特點和規律,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挖掘和培育一批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為中關村示范區的改革創新注入新動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引領新興產業發展開辟新空間,有力支撐示范區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快速發展。
什么是顛覆性技術創新?
顛覆性技術創新又稱“突破性創新”或“破壞性創新”,往往源于新科學原理的重大發現,或者由跨學科、跨領域技術融合創新產生,這類技術的重大突破和轉化應用,能夠催生新產業和潛力巨大的市場,引發產品制造模式、產業組織模式、商業運行模式發生重大變革,并有望重塑行業或產業競爭格局。顛覆性技術具有前瞻性、超越性、突變性、不確定性和非共識性等特點,對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引領作用。中關村示范區對顛覆性技術的評價標準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技術突破性。在科學原理、工藝技術或跨學科、跨領域技術的集成創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較原有技術路徑,其核心指標提升率高。
二、產品替代性。在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后,以該項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具有顛覆性創新,有望引發產品與服務(包括工藝裝備和設計方法)的更新換代,或者創造全新的產品形態,可產生新的設備、原材料、工具或輔助品。
三、市場廣泛性。可強勁擠占原有的產品市場,市場和產業的容量大;或者引發和培育出新市場需求,形成規模龐大的新市場。市場規模超百億元,對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極大的提升與改變。
四、產業變革性。與其相關的產業在組織管理模式、產品制造生產模式、商業運行模式等方面必須進行相適應或創新性變革。
創新點有哪些?
《指導意見》是中關村管委會在征求包括數十名海內外院士專家和企業家意見的基礎上形成的,是中關村示范區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的指導性文件,也是國內首個公開發布的鼓勵顛覆性技術創新的專項政策文件。《指導意見》圍繞原始創新、前沿引領形成一攬子支持措施,充分體現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最終創新成果依靠市場選擇、認可和檢驗,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和產業界參與,為示范區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一、建立廣泛的項目征集渠道,通過公開征集、自主推薦、專家舉薦、技術挑戰賽等多種方式,面向國內外實行常年隨時申報推薦機制;二、探索非共識性項目評審方式,建立由戰略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實施基于戰略專家實名推薦的非共識項目篩選機制,即獲得評審小組少數戰略專家推薦即可立項支持;
三、實施分階段逐步加大力度的支持方式,建立結合評審專家認可度給予不同額度的初次支持機制,以及動態加碼式資金支持方式,針對項目不同發展階段給予不同的支持力度;
四、建立基于項目專員制的新監管機制,建立充分授權和容錯糾錯機制,實行聘任制項目專員制度,全程跟蹤服務項目研究進展,實行動態管理。
篩選的具體環節是什么?
一、項目產生
聚焦北京市重點發展的十大高精尖產業和中關村示范區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通過公開征集、自主推薦、專家舉薦、技術挑戰賽等多種方式,廣泛征集顛覆性技術項目。實行常年隨時申報推薦機制,建立中關村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庫,納入項目儲備庫的團隊需在中關村示范區獨立或者合作開展研究,并在中關村示范區落地轉化。
二、組建顛覆性技術創新專家評審委員會
建立中關村顛覆性技術創新評審專家委員會,高質量開展顛覆性技術推薦、評選工作。參與評審的專家需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公信力、高水平的學術研究能力和深厚的行業背景,以及敏銳的技術和產業分析判斷能力,熟悉相關行業各環節發展特點和全球前沿科技發展趨勢,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嚴謹負責的態度開展項目評審工作。
三、項目選拔和支持
建立顛覆性技術評審的標準和基本要求,突出評價項目的技術突破性、產業變革性和未來市場潛力。探索建立基于專家實名推薦的非共識項目篩選機制,調整現有少數服從多數或取平均分的項目評審規則,對符合基本標準并獲得評審小組少數專家推薦的項目也可給予立項支持,同時建立結合評審專家認可度給予不同額度的初次支持機制,并按照長期培育、動態調整、小額起步、逐步加碼的方式,對在中關村示范區內注冊的企業或創新團隊給予資金支持,支持力度根據項目發展階段的不同進行調整。支持周期一般為五年,累計支持金額最高1億元,從第二或第三年起引入科創基金或風險投資參與投資,形成政府與社會資金共同支持機制。
四、項目監管
賦予項目團隊充分自主權,自主決策技術路線、人員聘用和經費使用等事項。探索建立聘任制項目專員制度,項目專員由中關村管委會聘任相關行業專家擔任,對項目研發進展、團隊建設和資金使用等情況進行跟蹤管理,評審委員會綜合考慮項目專員跟蹤管理意見、團隊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實際情況,對支持方案進行動態調整或提出中止支持建議。
支持方式是什么?
(一)資金支持:針對顛覆性技術周期長、風險大、短期效果不明顯等特點,按照長期培育、動態調整、小額起步、逐步加碼的方式,對在中關村示范區內注冊的企業或創新團隊給予資金支持,支持周期一般為五年。其中,第一年最高給予200萬元資金支持;第二至三年,每年最高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第四至五年,每年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對于在實施過程中取得重大突破、進入成果轉化或產業化階段的項目,可按照《關于精準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大前沿項目與創新平臺建設的若干措施》每年給予最高3000萬元的資金支持,累計支持金額最高1億元。從第二或第三年起引入科創基金或風險投資參與投資,形成政府與社會資金共同支持機制。
(二)產業對接服務:組織項目單位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接交流和開展跨界合作。
(三)市場對接服務:通過應用示范、首臺(套)等方式幫助項目開拓市場,加快技術商業化進程。
(四)投融資服務:對接金融機構,為項目提供股權融資、信貸、擔保、融資租賃、投貸聯動、上市等全鏈條資金服務。
(五)宣傳服務:推動和組織人民日報、央視、新媒體等加大對項目的宣傳報道。
(六)展示服務:項目可在中關村展示中心展示一年,并推薦參加科博會等科技展會。
(七)導師服務:組織中關村顛覆性技術創新專家評審委員會頂級專家,尤其是項目的推薦專家,不定期與項目團隊對接交流,指導項目技術、市場等戰略發展方向,為項目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疑答惑,加快推動項目發展。
(八)園區對接服務:向中關村示范區有關分園推薦,優先推薦進入中關村前沿技術中心,優先提供落地選址服務,并聯合相關園區加大對技術的關注和支持。
監管和考核機制是什么?
(一)建立項目專員制度實施動態監管
加強顛覆性技術項目的風險把控,注重過程監管。探索建立聘任制項目專員制度,項目專員由中關村管委會聘任相關行業專家擔任。項目專員負責對項目研發進展、團隊建設和資金使用等情況進行跟蹤管理,提出評價意見。評審委員會綜合考慮項目專員跟蹤管理意見、團隊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實際情況,對支持方案進行動態調整或提出中止支持建議。
(二)建立充分授權和容錯糾錯機制
賦予項目團隊充分自主權,自主決策技術路線、人員聘用和經費使用等事項。對于確實做到勤勉盡責,因非道德因素造成的技術研發失敗不予追責;對弄虛作假、騙取財政資金支持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做出相應的處罰。強化過程痕跡管理,加強審計、紀檢和社會監督,做到全程可追溯。在項目征集、評審、公示等環節,中關村管委會將一并公布機關紀委和紀檢組聯系方式和舉報電話。
怎么組織實施?
(一)具體實施部門:《指導意見》由中關村管委會負責牽頭組織實施。
(二)實施時間:該政策于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前期加快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組建中關村顛覆性技術創新評審專家委員會;
二是制定項目篩選和評審工作制度;
三是聘任項目專員,建立項目專員動態監管機制。項目征集工作擬于2019年年初正式啟動。
(三)實施流程:每年在中關村示范區官方網站發布征集通知,并按照中關村管委會的相關規定組織實施。
(四)申報渠道:
1.公開廣泛征集。在中關村示范區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征集通知,通知常年有效,技術團隊可隨時自薦申報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
2.“雙創”渠道推薦。支持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積極開展顛覆性技術創新,鼓勵由中關村示范區十六分園、創新型孵化器、高校院所及開放實驗室、創新型企業、頂級專家、投資機構、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等各類科技服務機構主動挖掘發現并積極推薦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
3.大賽挖掘渠道。通過中關村前沿科技創新大賽、軍民融合挑戰賽等賽事活動,挖掘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