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03 市/區/縣級人才政策整理
政策創新方面
進一步擴大了用人單位引才自主權,省市屬事業單位可自主考核招聘博士畢業生,縣屬及以下事業單位可考核招聘全日制碩士畢業生。
人才評價制度
全面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也可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
人才激勵
對引進高層次人才給予的一次性獎勵補貼、對高層次人才發放的特殊薪酬等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關鍵崗位、業績突出的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
人才養老保險
來贛前有省外、海外工作經歷且未參加養老保險的,本人自愿,可辦理一次性補繳曾在省外或海外工作期間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資金整合
進一步整合人社部門資金,設立人才發展基金。
到2020年,省本級籌集人才發展基金35億元。
加大創業貸款扶持力度。每年遴選50個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對其創辦的科技型小微企業進行重點扶持;
資助優秀創業項目,對獲得創業大賽獎項的人才項目給予資助,國家級大賽獎項的給予20萬以下資助,省級大賽獎項的給予10萬以下資助。
平臺建設
到2020年,建設創業孵化基地200家,建設博士后站300家,對符合條件的留學人員創業園和創業孵化基地,最高可給予一次性補助200萬元。
對新設博士后站10萬元資助。以中國南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龍頭,建立5個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知名大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可“先開業后辦證”入駐我省。
服務人才
每年編制和向全社會發布全省引才目錄、開展系列引才活動,定期舉辦贛籍人才服務家鄉對接會,在省外舉辦江西引進高層次人才專場招聘會,開展海外博士江西行活動。開展“互聯網+人才服務”行動,建立網上辦事大廳、手機APP,完善“12333”人才工作服務專線。建立贛籍人才信息資源庫,加強與省外國外的贛籍高層次人才的聯系。
引進外國人才
啟動實施“雙千計劃”外專項目,對入選的外國人才給予每人20萬元至300萬元的項目資助;暢通來華簽證渠道,對在我省工作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可辦理或變更為R字簽證(人才簽證),簽證有效期可延長至5年或10年,可多次入境,每次可停留180天。本人愿意在贛定居的,經外國人才主管部門認定,由公安機關辦理《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來贛外國人才配偶及子女,可在就業、社會保險、醫療、就學等方面享受綠色通道和優質服務。
主要有四個特點:
需求旺
在這批崗位目錄中,用人單位數、提供博士崗位數分別較去年增長96%和36.8%。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單位仍然是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大戶。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增長較快。
分布廣
這批崗位目錄主要分布在電子信息、航空制造、智能裝備(機器人)、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光伏)、汽車制造、有色金屬、生態環境與節能環保、現代農業、金融與管理、電子商務與互聯網、化學化工、特種船舶等13個領域,涵蓋了我省新興產業、支柱產業、重點產業及傳統優勢產業。而且與“兩重”(重大項目、重點實驗室)、“兩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關聯崗位也達到1000多個。
層次高
在這批崗位需求中,全部具有博士學歷,包括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以及各類國家級人才工程人選、行業領軍人才等。其中,有27家博士后站提出了招收67名博士后研究人員的需求。
待遇好
在薪酬待遇上,用人單位大都采用一事一議、面談的方式確定。
這批崗位需求中,百萬年薪以上的崗位超過30個、50萬元以上年薪的崗位超過200個、30萬元以上年薪的崗位超過670個。
比如:
江西航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對引進的博士年薪可達200萬元;
南昌大學開出年薪120萬元;
華東交通大學開出年薪160萬元;
江西財經大學對海歸人才開出年薪55萬元、住房補貼5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20萬元;
江西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出年薪80萬元、一次性安家費30萬元、住房補貼50萬元;
省科學院對高層次領軍人才最高開出80萬元年薪、1000-15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300萬元安家費。用人單位針對領軍人才,還承諾解決配偶就業和子女入學等問題。
下面來看看萍鄉“人才新政”~~
萍鄉市“人才新政”發布提綱
創業資金扶持
市本級設立100億元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縣區設立10億元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為各類高層次人才投資創業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住房和生活待遇
對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免費入住人才公寓或最高給予50萬元的購房補貼,每人每年最高給予津貼補助5萬元,連續補貼三年。對柔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免費入住人才公寓,每年給予最高10000元的津貼補助。
編制管理制度
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建立高效綠色通道,直接辦理進人核編和上編手續。
開放的職稱評定制度
不受資歷、“臺階”等限制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特別優秀的博士后可申請認定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
稅收優惠政策
對高層次人才的一次性住房補貼、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等費用,以及用人單位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所支付的獎勵和勞務報酬,可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子女入學自主擇校
對高層次人才子女在我市就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高中階段學校,不受戶籍限制,可自主擇校。
醫療保健待遇
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每年提供1-2次免費體檢,體檢費用標準最高4600元。
市內國家景區免費游
每年可以在單個景區享受4次攜帶3名以內(含3名)同行人員免票游覽(含門票和索道票)。
人才分類
第一層次是杰出人才,第二層次是學科領軍人才,第三層次是學科方向帶頭人。
待遇
對于學校認定的杰出人才,學校提供80-120萬元的年薪,并以杰出人才為核心,組建學術團隊,配備工作秘書,提供所需的實驗與辦公用房以及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安排配偶工作,學校附屬三甲醫院提供優質的醫療保障服務,為引進人才子女提供自小學至高中的一條龍優質教育資源,特殊情況還可一人一議、一事一議。
學校認定的學科領軍人才,學校給予年薪50-80萬元的薪酬待遇及相應的科研啟動金、安家費,同時,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這一層次包括引進國家“四青”人才,即青年千人、優青、青年長江、青年拔尖人才等,這一層次的青年英才也是目前國內各大高校爭奪最激烈的。
學校認定的學科方向帶頭人,學校提供年薪25-50萬元的薪酬,并提供相應科研啟動經費。
高端人才待遇
1.兩院院士、萬人計劃杰出人才:提供年薪不低于300萬元;提供不少于140平方米工作住房租住,同時一次性提供20萬元安家費;或提供安家費70—100萬元。
2.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國家杰青、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提供年薪120萬元。
3.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人選、長江學者青年項目人選:提供年薪80萬元,或實際受聘崗位工資福利待遇+人才專項津貼50萬元/年取酬。
4.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國家級百千萬工程人選:提供年薪60萬元,或實際受聘崗位工資福利待遇+人才專項津貼40萬元/年取酬。
海外人才待遇
1.海外知名大學終身教授或相當職務:按實際受聘(或專業技術3級)崗位享受工資福利待遇+引進人才津貼20-60萬元/年(或年薪55-120萬元);提供安家費70-100萬元;提供科研啟動經費文科30萬元起,理科50萬元起,工科200萬元起。
2.海外知名大學助理教授以上職務者:按實際受聘(或專業技術4級)崗位享受工資福利待遇+引進人才津貼15-20萬元/年(或年薪35-55萬元);提供安家費35-55萬元;提供科研啟動經費20-200萬元。
3.優秀青年海歸博士:按實際受聘(或專業技術5級)崗位享受工資福利待遇+引進人才津貼8-12萬元/年(或年薪25-35萬元);提供安家費25-35萬元;提供科研啟動經費10-50萬元。
優秀國內博士
按實際受聘崗位享受工資福利待遇,前3年可校內享受副高六級崗位的績效工資待遇,業績特別優秀者還可享受引進人才津貼3萬元/年取酬;提供安家費25萬元;提供科研啟動經費文科4萬元,理科5萬元,工科6萬元;另外,業績特別優秀者可提供安家費4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文科8萬元,理工科15萬元。
其他
各類人才可根據人才類別,提供安家費13—100萬元;提供科研啟動經費。視情況安排配偶工作,子女可以享受附屬學校就讀政策,可獨立組建團隊。特別優秀者可一人一議。
第二,梯度的人才培育政策。學校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培育計劃,打通人才成長渠道,優化人才生態建設體系。比如,學校設立了青年英才培育計劃和高端人才培育計劃,每年額外對入選院士培育對象25萬+、領軍人才培育對象20萬+、四青培育對象15萬+的培育津貼。
第三,精準的人才激勵政策。學校建立了涵蓋本科教學、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突出業績獎勵體系,對相關領域取得的突出業績給予重獎。
來源:江南都市報萍鄉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