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色蜜臂av毛片,国产91导航,亚洲香蕉网站,精品福利视频在线,深夜福利亚洲精品app,午夜亚洲成人

技需網

我的位置:首頁 > 最新資訊 » 科技相關 » 正文

“悟空”號最新發現:首繪極高能段宇宙線質子能譜

發布時間:2019-09-29 科技相關

        宇宙射線中的高能粒子分布,在某個特殊能段,突然變得“陡峭不平”,這意味著,在地球附近有一顆已經死亡并拋射出大量高速運動物質的大質量恒星,或者在銀河系中存在著不同種類的宇宙線源。北京時間2019年9月28日,“悟空”號國際合作組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發表了從40 GeV到100 TeV能段的宇宙線質子精確能譜測量結果。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空間實驗,實現對高達100 TeV的宇宙線質子能譜的精確測量。

 

 

 

 

 

 

暗物質衛星“悟空”號,受訪者供圖

 

 

 

人類往往通過電磁波、宇宙線、中微子和引力波觀察宇宙。而地球時刻在經受來自外太空中高能粒子的轟擊,這些粒子包括各種原子核、正負電子、高能伽馬射線和中微子等,它們統稱為宇宙線。

 

人類對宇宙線的觀測和研究已經長達一個世紀,但其起源、加速等基本問題依然懸而未決。質子是宇宙線中豐度最高的粒子,占比約90%。

 

對質子能譜的精確測量,有助于理解宇宙線物理的基本問題。由于巨大的技術挑戰,宇宙線的直接觀測直到2008年才取得突破性成果。

 

科學家們發現,質子宇宙線在約400GeV(1GeV=10億電子伏特)處存在能譜變硬,即高能粒子數目隨能量的降低速率變緩,這對傳統理論模型帶來了挑戰。從那時起科學家們開始關注數百GeV至數百TeV(1TeV=1萬億電子伏特)能段中質子宇宙線能譜是否存在新的結構。

 

2015年底發射的我國首顆天文衛星“悟空”號,其核心科學目標之一就是對宇宙線質子以及核素能譜進行精確測量,發現新的能譜結構。

 

在前兩年半的工作時間中,“悟空”共收集到約2000萬個高能質子數據。基于這些數據,“悟空”號的科學家們獲得了0.04—100 TeV能段的質子宇宙線能譜。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袁強表示,在最新的觀測結果中,除了證實前人發現的數百GeV處的能譜變硬結果,“悟空”號還首次發現了質子能譜在約14 TeV出現明顯的能譜變“軟”結構。這里的“軟”指的粒子的數量隨能量的下降速率變快。

 

“如果質子能譜一直是勻速下降的,科學家就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但現在發現能譜中有結構,這蘊含著重要的物理信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范一中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4 TeV處能譜變“軟”的結構很可能是地球附近個別宇宙線源留下的印記。

 

“一種可能是,在我們太陽系附近,曾經有一顆大質量恒星死亡后產生超新星爆炸,并加速出大量的宇宙射線。還有一種可能是,銀河系中宇宙線源存在不同種類,它們加速出的宇宙線能譜不同,疊加之后的總和就會出現結構。我個人更認可第一種可能。”范一中說。

案例來源:技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