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6-24 科技相關
以夢為馬,無畏前行。
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中,科技巨頭們各施其能,讓這副波瀾壯闊的畫卷精彩紛呈。在助力客戶轉型的過程中,華為“平臺有為 轉型不畏”的一系列舉措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大型水泥廠更新數字內核、從鉑金之都放眼未來20年、文明古都開啟新篇章等一系列客戶案例,可以看出,數字化轉型之路充滿了溫度和溫情。
在前線認為,數字化轉型絕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于深處數字化轉型境遇的企業客戶而言,知行合一至關重要。“平臺有為 轉型不畏”,是一個高屋建瓴的戰略,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綱領,更是華為在數字化時代的特有音律。
世紀之變:感受數字化轉型的溫度
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未來之戰。可能在一些人看來,數字化轉型是借助先進技術完成的,感覺冷冰冰的,而實際情況則不然。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核心業務的變革,它不僅僅是IT化的升級,更是對企業各個層級、業務發展模式、服務運維流程等全方位的重塑。但由于不同企業的業務運營各存差異,核心數據也各不相同,因而轉型并不是一種模式的照搬照做。
在采訪的過程中,在前線發現,華為數字化轉型案例十分豐富,有意思的是,出現的行業十分熟悉,但第一感覺會有他們怎么和與數字化轉型掛上鉤的疑問,比如水泥行業。
我們每天生活在繁華都市的水泥森林之中,對水泥又熟悉又陌生。Semen Indonesia是東南亞最大的水泥生產商之一,成立于1957年,是一家在印度尼西亞建筑材料行業有著很高知名度的水泥公司。面對數字化浪潮的沖擊,Semen公司一直不斷探索著自身的轉型升級,并進而引領印尼水泥產業全面智能化。
水泥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首要任務就是提高企業的自動化和數字化水平。隨著業務的不斷豐富,Semen公司單一的數據中心已經很難負載日益增加的數據,針對此,Semen公司與華為合作,啟動了華為提出的雙活數據中心項目。
基于Semen公司的網絡配置低下、數據故障頻發的現狀,華為提出了CloudFabric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幫助其構建基于SDN的數據中心網絡,即可保證業務連續性,還能提供強大的網絡安全保護能力,避免數據出錯,減少故障損失。
數字化轉型讓水泥巨頭實現了新生,而接下來這個案例則是一座城市的智能化蛻變。
南非勒斯滕堡市譽為世界鉑金之都,是目前南非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據預計,勒斯滕堡市的鉑金開采將在2040年后下降,而為了確保城市持續的發展活力,勒斯滕堡市制定了“勒斯滕堡2040年愿景”,全面向智能化演進。勒斯滕堡市選擇華為及多家科技企業合作,共同建設智慧城市。
華為聯合Electronic Connect對勒斯滕堡市進行了頂層設計及商業模式的探討,為其提供統一的數字平臺、城市運營、數據傳輸系統、物聯網網絡等技術支持。如在城市服務方面,基于華為提供的eLTE-IoT和EC-IoT網絡,可將城市中的智能設備連接在一起,物聯網節點覆蓋整個城市,有效管理公共資源,降低運營成本。
另外一個案例,也極具代表性。
埃及首都開羅城區人口已滿1800萬,預計2050年將達4000萬人,城市邊界已擴展到金字塔邊緣,世界奇跡與臟亂的城市映襯在一起,讓人感覺十分不協調。
在開羅東60公里的沙漠中,規劃的新行政首都、創新中心“新開羅”快速崛起。埃及加拿大 大學是埃及最好的私立大學之一,新校區就位于“新開羅”,去年修建新校區,在政府號召下,數字化成為新校區的標簽之一。
在進行新校區的智慧化建設時,埃及加拿大 大學采用了華為提出的Agile POL和敏捷園區解決方案進行現代化校園變革:Agile POL解決方案是通過簡單部署的光纖網絡接入園區多種業務,實現園區業務的統一承載和管理運維,幫助客戶節省設備總成本,節省機房空間;敏捷校園網絡是基于SDN的思想,提高園區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這些案例背后,我們感受到的是數字化轉型的溫度,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無所畏懼。想要指出的是,數字化轉型是“未雨綢繆”,很多時候這個企業“活得”很好,敢不敢去打破現有的思維,主動去擁抱新未來,需要的不單是“不畏”的勇氣和行動,更需要讓人信任的“有為的平臺”。
角色躍遷:從“被集成”到“Huawei Inside”的自信
看得出來,華為在客戶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2019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闡述了華為企業業務從“被集成”到“Huawei Inside”的戰略升級,提出通過‘無處不在的聯接+數字平臺+無所不及的智能’,致力于打造數字中國的底座、成為數字世界的內核的愿景。
數字化轉型是以IT設施的升級為基礎的,在ICT領域,華為是領導者和踐行者,但數字化轉型并不是一言堂,一個企業無法滿足客戶轉型過程中的所有需求,數字化轉型的競爭更是生態的競爭。
華為的數字化轉型戰略離不開“朋友”的攜手共進,其中有一位是“老朋友”——龍田科技。
龍田科技是上海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ICT解決方案供應商,于2007年與華為合作。龍田科技專注于ICT領域,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企業急需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長久的合作,已經讓龍田科技與華為共生出了越來越多的契合點,在華為成立CLOUD BU后,龍田科技快速跟進。
依托華為的云平臺,目前龍田科技已經在工業物聯網、園區智能化、區塊鏈、人工智能(AI)和VR培訓等多個領域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接下來說的是一位“新朋友” ——與龍田科技相比,與華為合作三年時間的深瞐科技可以說是華為的“新朋友”。深瞐科技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知名企業,專注于研發深度學習算法技術,其最早提出“車輛特征識別”概念,并完成產品開發。
在幫助深圳市交管部門構建智能化監管篩查體系的項目中,深瞐科技與華為合作共同為客戶開發解決方案和產品,如基于華為海思芯片,深瞐科技開發出了嵌入式視頻結構化分析器、電子警察攝像機、智能NVR等一系列硬件設備,目前都已經應用到了人工智能交管解決方案中,并逐步推廣。
其實華為數字化轉型戰略的精進,也是其生態戰略不斷煥新的過程,從“被集成”到“Huawei Inside”,華為的生態格局不斷完善,在前線認為,這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
一是可信的技術實力。華為是一個把技術創新刻在骨子里的科技企業,這奠定了其在數字化轉型中領先者的地位。同時,對于新技術、新產品的商業化應用,華為堅持“先探路”、“先吃螃蟹”的原則,確認無誤后才推向市場。這樣的舉措不僅可以保證行業領先性,還能打通企業之間的信任鏈,為數字化轉型護航;
二是堅實的平臺化能力。在ICT領域,依靠豐富的基礎設施建立起多元化的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華為擁有多內容的核心技術,其致力于打造成為數字中國底座、數字世界內核,在此基礎上華為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了延展的技術平臺,同時渠道互通,合作伙伴也能登上更大的市場平臺。
三是清晰的發展戰略規劃。從全面云化戰略,到全場景AI戰略,再到Huawei inside戰略,華為對數字世界的演進有著清晰的洞察。基于自身技術實力的支撐,華為可以從設施升級、業務運營、發展規劃等多個方面為企業提供方案支持。
擔當大任者,必布大格局。
閻力大點出了華為的戰略躍遷,更表明了華為數字化轉型領域的決心和信心。值得肯定的是,從自身能力而言,華為的數字化平臺是以云為基礎,進行ICT新技術的整合,為釋放數據價值創造良好環境,并以此為支撐,促進企業業務的敏捷創新。
展望未來:平臺有為 轉型不畏 攜手共贏
轉型不易,將心比心。華為倡導的平臺有為,其實經過自己及眾多行業用戶驗證的平臺,是有為的平臺,幫助客戶成功,更幫助伙伴和自己一起成功。
對于企業來說,轉型是走出舒適區,對于個人來說,轉型也意味著迎難而上。談到轉型,曹奕有著比一般人更加深刻的體會。
在2013年進入歐洲市場的華為員工曹奕,開始是一名普通的中方渠道經理,2015年,曹奕被任命為華為企業業務荷蘭代表處的銷售部長、代理企業業務部長,當時代表處是低谷期,各方面都亟待改變。
困惑?迷茫?對于曹奕來說,是沒有這樣的時間的。人數不多,為了提高士氣,曹奕用歇斯底里的方式與團隊贏得了年末的一場籃球友誼賽。2016年一開始,曹奕與團隊一方面招兵買馬,一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正當漸入佳境之時,他又被告知管理者身份即將到期。但這些并沒有影響曹奕的行動,在當年第二季度取得了業務質的飛越。
從個人到企業,在華為內部充滿了勇于轉型的員工,聚集在一起也成為了勇于轉型的整體。這是一種企業精神,也是華為引領行業的底氣。
在前線認為,上述文章中提到的用戶案例和生態伙伴,其實是華為數字化轉型戰略的一個縮影。平臺有為,轉型不畏,從這八個字中在前線讀出了華為的技術自信、戰略自信以及生態自信。借助有為的平臺,轉型無所畏懼,華為與行業伙伴共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