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06 市/區/縣級人才政策整理
中山推出了“人才新政18條”,為人才提供住房、入戶、創業場地、資金補貼、子女教育等一攬子貼身服務。其中,對創新創業團體,最高可資助3000萬元。
實施“中山英才計劃”
新政大力引進創新創業團隊。根據中山產業需求,引進掌握關鍵技術、市場前景好的創新創業團隊,按國際領先、國內領先、省內領先三個檔次,分別給予最高3000萬元、2000萬元、1000萬元資助。推薦創新創業團隊申報“珠江人才計劃”,對入選團隊在省財政資助基礎上給予1:1比例的配套資助。
為大力引進緊缺拔尖人才,新政規定對科技創新、企業經營管理、金融領域的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根據規定的準入條件直接認定資助對象,按實際年工資薪金收入1:1比例提供生活補貼,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享受期為3年。對中山入選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以及“珠江人才計劃”領軍人才的,在中央或省財政資助基礎上給予1:1比例的配套資助。
支持中山企業在國內外設立研發中心、分支機構、孵化載體,就地吸引使用人才智力資源,經評審認定,給予50萬元至300萬元資助。建立柔性引才長效機制,采取后資助方式,對來中山短期工作連續1個月以上的專家,按照單位實際支出的薪酬,分層次每年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生活補貼。長期在中山全職工作的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及中In急需引進的特殊人才,依法享受相關待遇不受國籍、戶籍、人事關系等限制。
實施“中山優才工程”
新政實施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立足培養高層次人才,面向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會科學、教育、醫療、宣傳思想文化等領域,遴選支持一批中山優秀專家、拔尖人才,參照“廣東特支計劃”標準給予資助;入選“廣東特支計劃”的,在省財政資助基礎上給予1:1比例的配套資助。
實施青年人才培養工程,對引進到中山工作且年齡在45歲以下的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博士研究生,分別給予總額不少于30萬元、20萬元市政府特殊津貼及購房補助。給予中山在站博士后2年共30萬元科研經費和生活補貼,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的,給予1:1比例的配套扶持。
實施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分別給予40萬元、10萬元的經費資助;被認定為國家級或省級大師工作室的,在中央或省財政資助基礎上給予1:1比例的配套資助。以職業(技工)院校為主,建設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對評定的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落實在職勞動者職業技能晉升補貼資助辦法,給予職業技能晉升者每人最高3500元補貼。
加強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支持企業建設院士工作站、國家級創新平臺(分支機構)、重點實驗室,分類別給予100萬元至1000萬元科研經費資助,助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自主創新力。鼓勵有條件的鎮區開設留創園分園,根據入園企業創新創業情況,給予每年最高100萬元工作經費補貼。對留創園、人才創新創業生態園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啟動經費補貼。支持市級創新創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經考核給予每年最高50萬元工作經費補貼。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的設立單位分別給予80萬元、30萬元一次性資助。
完善人才服務體系
新政還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的貼身服務,規定中山引進的“兩院”院士等第一層次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可選擇享受200萬元購房補助,或選擇免租入住面積20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在中山全職工作滿5年的,可無償獲贈所租住房。第二層次至第六層次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分別享受10萬元至50萬元購房補助,3年內可免租入住面積最大15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改變資助方式,提升資助效率,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享受購房補助統一在3年內發放完畢。實行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支持政策,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申請首套住房貸款時,可享受最高上浮20%的貸款額度。
中山還推行人才優才卡,建立高層次人才信息庫,人才憑卡在社會保障、購房購車、職稱評定等方面與戶籍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并在住房保障、配偶就業、入戶入學、醫療保健、綠色政務、文體生活等方面享受優先便利服務。建立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健康檔案,在市內定點三甲醫院提供免費健康體檢和綠色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