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05 市/區/縣級人才政策整理
隨州人才政策答記者問
市委市政府為推進市校合作,成立了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下發了工作方案,專門組建了11個工作專班和20個高校工作站,都明確了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
“一園十基地”指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園,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高校教師和干部培養基地,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基地,高校科研平臺延伸基地,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基地,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智庫基地,高校優質生源基地,高校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旅游度假基地。
大學生是人才隊伍中的最寶貴資源之一,也是實現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群體,于2015年就專門出臺了《關于支持大學畢業生在隨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
在創業方面:一是發放創業扶持補貼。大學畢業生自畢業學年起3年內初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帶動就業3人以上的,可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最高20萬元的創業扶持資金。自畢業學年起5年內成功創業的大學畢業生,連續三年給予每人每年最高1.8萬的房租和水電補貼。二是提供融資貸款支持。從事個體經營的,可申請最高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貼息貸款;合伙經營或創辦小型微型企業的,可按每人最高10萬元、總額最高50萬元的“捆綁式”貸款。三是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對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類人才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季度銷售額總額不超過9萬元的,暫免征收增值稅。對創辦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微企業,屬于國家非限制行業的,其所得稅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四是提供免費創業培訓。對于畢業學年大學生和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可獲得每人800-1200元的創業培訓補貼。
在就業方面:一是發放生活補貼。連續三年內,按博士每人每年1.8萬元、碩士每人每年0.96萬元的標準給予生活補貼。二是社會保險補貼。對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大學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三是給予政策傾斜。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經費資助、科研成果及榮譽稱號申報等方面給予傾斜,并且外語不作為評職稱前置條件,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統一要求。同時還有800—2000元不等的求職補貼、見習補貼、培訓補貼、技能鑒定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