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加快打造區域性特大中心城市,重返全省第一方陣大背景下,不斷推進人才政策創新,完善人才政策體系,落實人才政策要求,對于吸引高端人才和領軍人才,提升創新能力,加速蚌埠崛起意義重大。在3月29日召開的全市人才政策新聞發布會上,我市向媒體通報了人才政策創新重大突破。為進一步加強人才政策宣傳,提升知曉率,記者對我市人才政策進行了解讀。
◇關鍵詞 人才政策創新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人才強市”戰略,把人才政策創新作為推動人才工作的強大動力,相繼出臺《關于建設蚌埠市人才特區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著力構建與“人才強市”戰略相適應的人才工作格局和體制機制。
在人才引進方面,對我市引進、培育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的專家,在國家、省級給予資助的基礎上,由市財政再給予每人50萬元獎勵,入選省“百人計劃”的,給予每人30萬元獎勵。對于做出重大突出貢獻的創新人才、專家,特事特議,給予重獎。對于列入我市緊缺高層次人才年度引進計劃的,引進后五年內按等級每月給予1000-10000元生活補助。
在人才創新創業扶持方面,科技人才攜帶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來我市首次轉化并創辦企業的,項目投產并實現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給予科技人員一次性年銷售收入2%,最高200萬元獎勵。對企業取得的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給予創新團隊的獎勵由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對研制的新產品獲得國家和省認定的,每一產品給予創新團隊10萬元和5萬元獎勵。高新技術企業的高層技術、管理人員,引入的高端人才,核心技術骨干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獎勵個人創新創業。
在人才培養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在職人員獲得理工類碩士以上學位并繼續在企業就業的,給予連續三年每年8000元學習費用補助。對入選“省115產業創新團隊”、市“3221產業創新團隊”的企業,分別給予15萬元(含省資助)和8萬元資助。
在人才評價方面,改革完善職稱評聘辦法,突出以實際貢獻和創新能力評價人才。
在人才服務方面,對高層次人才在醫療保障、配偶就業等方面開辟綠色服務通道,人才一站式服務效能全面提升。
我市積極兌現政策辦理,日常辦理由相關部門具體承辦。每年3月,我市在市行政審批監管局開設專門窗口,集中受理人才政策兌現申報事項。
◇關鍵詞 合蕪蚌(蚌埠)人才金港
為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打造區域性人才高地,我市于2012年初引進上海陸家嘴人才金港資源,建立合蕪蚌(蚌埠)人才金港。
開港以來,分別同14所國內外重點高校、人才工作服務機構和72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先后組織謀劃十項人才工程規劃,組建蚌埠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人才俱樂部等,為推進我市人才工作水平提升做出積極努力。去年,人才金港建設分別被列入了省自主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要點,省創新人才專項資金項目,從省級層面給予支持、協助推廣。
下一步,人才金港將繼續圍繞企業人才需求,做好高端人才引進、工程碩士聯合培養、建立科技、金融、人才創新服務綜合體、設立海外人才聯絡機構等工作,為蚌埠跨越崛起提供優質人才服務。
◇關鍵詞 實用技能型人才
近年來,隨著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和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加快,企業對各類人才需求總量不斷增加,特別是高端和實用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對此,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人才引進上,組織實施“孔雀計劃”。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實施蚌埠市“孔雀計劃”的若干意見》、《蚌埠市“孔雀計劃”實施辦法》,“意見”和“辦法”放寬準入條件,把返鄉創業人員納入招商引資范圍,享受與外地客商同樣優惠政策。同時通過設立風險投資引導基金,支持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聯合開展知識產權質押等支持,切實解決返鄉創業人員在場地、資金、技術等方面困難。此外,還設立了“孔雀計劃”服務窗口,建立了綠色通道。一年來,吸引5000余名蚌埠籍人才返鄉創業就業。
在人才培訓上,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新建皖北人力資源配置中心市場,實施“企業人力資源供需對接工程”,健全政府購買培訓成果補貼機制。
在職稱評審上,改革評審辦法。對高新技術企業中從事工程技術研發、經營管理且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申報職稱不受學歷、資歷、身份、職稱、任職年限和論文數量限制等作出規定。
◇關鍵詞 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
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標志著我市已進入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整體戰略布局。在試點范圍上,我市確定了國有及國有控股院所轉制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四大類企業;在激勵對象上,主要是指重要的技術人員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在激勵方式上,主要包括股權激勵和分紅激勵兩種方式;在激勵方案的擬訂和審批上,包括內部審議和外部審批兩個方面。
激勵對象主要分兩類:一是對試點企業科技成果研發和產業化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包括企業內關鍵職務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研發項目的負責人,對主導產品或者核心技術、工藝流程做出重大創新或者改進的主要技術人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開發和向企業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主要技術人員等;二是對試點企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經營管理人員,包括主持企業全面生產經營工作的高級管理人員,負責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生產經營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或者主營業務利潤)50%以上的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
該項工作目前取得明顯成效,安徽昊方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已列入我市首批試點企業名單。
◇關鍵詞 民營企業人才隊伍
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關鍵靠人才。為加強民企人才隊伍建設,我市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
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市區大中專技職校畢業生等,初始創辦工業類個體工商戶的,在本地領取營業執照、依法納稅、穩定經營6個月后,可享受3000元的一次性初始創業補貼。創業并依法注冊登記的各類城鄉勞動者,可申請創業擔保貼息貸款。
鼓勵職務發明。允許和鼓勵在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務發明成果在蚌實施產業化,三年內公司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用于獎勵科技人員及其團隊??萍既藛T經所在單位同意,在業余時間兼職從事科技創業、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其收入歸個人所有。
加強企業經營管理者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經管人員素質,拓展企業家發展思路。
加強員工技能培訓。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對新錄用勞動者開展技能培訓,對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職工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的,將按不同標準給予培訓補貼。
◇關鍵詞 人才集聚
我市強化重大發展政策爭取,先后納入國家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國家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示范區規劃,編制了淮河生態經濟走廊發展規劃等,為廣泛集聚各類人才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今年來,我市重點推進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產業基地等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為高端人才快速集聚提供產業支撐。我市還通過建設創新平臺集聚人才,先后支持建設國家發酵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近百個研發平臺,爭取了國家和省扶持資金1.2億元。安排市自主創新專項資金6000余萬元,支持了上海理工大學蚌埠基地等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與此同時,積極支持大專院校建設,為安徽電子工程學校等5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4350萬元。
去年底,市委、市政府發布《關于實施“5116”工程加快重點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每年整合20億元各類資金,支持重點產業,更為廣大人才提供廣闊的創新創業空間。
◇關鍵詞 專利權質押貸款
為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推進專利成果產業化,市政府于2011年出臺了《蚌埠市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規定只要符合條件的企業均可申請。專利權質押貸款有如下程序:首先專利權人要請第三方中介機構對專利進行評估,評估費用由政府資助;然后企業向科技局提出申請,科技局組織銀行和擔保機構對企業生產、財務狀況進行考察;考察后符合條件的,給予辦理相關手續。對于獲得專利權質押貸款的企業,政府給予貸款額1%的擔保費補貼,貸款利息按照貸款基準利息的10%給予補貼。
去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下文,批準我市為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城市,成為全省首家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城市。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獲得銀行貸款1.4億元,占全省專利權質押貸款總量50%以上。
◇關鍵詞 服務保障
近年來,我市在保障高層次人才住房及他們的子女就學等方面積極探索。
住房保障方面,我市制訂出臺的政策規定,對獲得學士學位的全日制本科生、碩士學位研究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就業一年以上并繼續在企業就業的,給予連續三年每年3000元和8000元購(租)房補助。鼓勵引導用人單位配套建設人才公寓以解決人才住房保障問題,對于企業自建公租房性質的人才住房,將在相關政策方面給予一定支持(對企業自建公共租賃住房,除享受保障房建設有關規費減免政策以外,財政還將給予每平方米160元資金補助)。今年,我市將拿出一定數量的公租房,低價租給高層次人才,以滿足人才的住房需求。
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方面,“具有重大影響招商引資項目的投資商、高管、高級技術人才的子女和我市引進的高級管理及高級技術人才的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尊重其意愿,由所在區教育局(社會事業局)協調安排到相應公辦學校就讀。去年,我市還出臺《蚌埠市重大招商引資企業高管人員子女入學流程》,更加方便我市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