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海淀區支持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發展若干措施》(簡稱“創新平臺15條”)也正式發布,各項支持措施的申報指南將于一季度陸續發布。
政策實施后,海淀區每年安排不少于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不少于30家高水平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力爭到2026年帶動不少于100家上市公司、獨角獸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輻射不少于5萬家初創科技企業,形成若干全球領先的產業集群。
“創新平臺15條”重點支持提供概念驗證、項目孵化、資源整合、人才培養等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的發展,是新時期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的重要舉措,將成為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組織方式發展變革的積極探索,并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海淀區構建新質生產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海淀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海淀區GDP跨越1.1萬億元的新階段,為了打造中關村科學城高能級創新創業服務體系,進一步破解要素和成本等阻礙企業成長的難題,保持海淀區創新驅動引領地位,海淀區制定并發布了“創新平臺15條”,通過支持概念驗證中心、未來產業孵化平臺、標桿孵化器、產業共性技術平臺等創新平臺建設,打通源頭創新成果轉化的“第一公里”,降低科技企業從創業想法到初創階段的各類門檻。
通過鼓勵建設樞紐型平臺、創新聯合體、政企學深度合作平臺、人才交流互動培養平臺,探索創新組織方式新路徑,帶動科技企業提高創新效率。通過招攬全球創業人才、打造中關村科學城標準的特色產業園、引進“耐心資本”,織密科技創新服務要素網絡,助推科技企業創新發展。通過優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高端科技服務集聚區、打造高能級創新創業服務生態,支持高水平創新創業活動,營造活力四射的創新創業氛圍,推動首都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海淀區是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之一,在高質量創新創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方面成績斐然,創新創業工作連續六年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