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08 科技相關
科技成果評價主要針對技術開發類應用技術成果、社會公益類應用技術成果、軟科學研究成果三種類型進行評價。
一、成果評價的主要內容:
1、技術創新程度、技術指標先進程度;
2、技術難度和復雜程度;
3、成果的重現性和成熟程度;
4、成果應用價值與效果;
5、取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6、進一步推廣的條件和前景;
7、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二、科技成果評價項目所需材料目錄
(1) 科技成果評價申請表;
(2) 研制報告(主要包括技術方案論證、技術特征、總體技術性能指標與國內外同類先進技術的比較、技術成熟程度、已推廣應用及取得的效益情況,對社會經濟發展和行業科技進步的意義、進一步推廣應用的條件和前景、存在的問題等內容;
(3) 測試分析報告及主要實驗、測試記錄報告;
(4) 專業檢測機構出具的產品檢測報告;
(5) 國內外相關技術發展的背景材料,引用他人成果或者結論的參考文獻;
(6) 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行業審批文件及產品企業標準;
(7) 繳納國稅、地稅的稅務證明或推廣應用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環境生態效益證明;
(8) 用戶應用證明;
(9) 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及榮譽證書;
(10) 說明知識產權狀況的相關材料;
(11) 由有資質的查新單位出具的科技成果查新報告;
(12) 獲得省部級以上政府部門立項的項目證書或結題證書等。
三、成果評價的流程
1、委托方向評價機構提出成果評價需求。
2、評價機構收到被評價成果材料后,初步審查評價委托方提交的技術資料,判斷評價委托方提出的評價要求能否實現。
3、接受評價委托,與委托方簽訂評價合同,約定有關評價的要求、完成時間和費用等事項。
4、確定成果評價負責人。由其選聘熟悉被評價科技成果行業領域的專家擔任評價咨詢專家,同一單位的專家不得超過兩人。
5、對于需要具備檢測或查新報告才能做出評價結論,但評價委托方又未提供相關報告的,評價機構可以要求評價委托方提交符合要求的檢測、查新報告,也可以與評價委托方協商,由評價機構作為檢測、查新委托人取得檢測、查新報告。
6、專家評價。由每位咨詢專家獨立評價,提出評價意見。評價機構工作人員負責匯總每位咨詢專家的評分結果,并計算出綜合評分。
7、評價負責人在綜合所有咨詢專家評價意見的基礎上,完成綜合評價結論。
8、按約定的時間、方式和份數向評價委托方交付評價報告。
四、成果評價的意義
1、推薦申報:“發明創業獎、創新獎”“民營科技發展貢獻獎”“科學技術獎”“非金屬礦科學技術獎”等省部級獎項及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認定、首臺套政策、能效之星、節能技術產品、節能技術設備目錄等。
2、協助申報:科技部創新創業大賽、工信部創客中國大賽、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工信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項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項申報、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2019-2022年)、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3、評審中對項目的技術及產業發展有清晰的了解,評價組織單位會推薦申報各部委對應產業政策,在項目單位同意前體現合作申報。
4、成果評價是對科研工作人員的科技貢獻的證明依據,對職稱評定、推薦國家人才認定等工作均起到重要依據作用。
有意向申請國家科技成果評價請聯系:13691466288(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