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11 人才技術發布
編號:QC00001
專家層次:國家引才計劃專家
專家簡介:在斯坦福大學期間師從世界著名有機化學家Barry Trost 教授;藥物研發方向著重于小分子與天然產物領域。在美國Kosan Biosciences公司工作的近十年期間,帶領技術團隊主持開發了1)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化學全合成埃博霉素衍生物KOS-1584與KOS-1803,并進入美國FDA臨床II期與I期試驗;2)一個具備口服活性的 motilin agonist KOS-2187(該化合物于2006年12月被輝瑞制藥公司收購), 3)一個化學半合成的erythromycin A 衍生物(抗生素,完成IND),4)以及一個抗腫瘤藥物細胞核輸出抑制劑KOS-2464(IND)。
研究領域:小分子與天然產物領域
核心技術簡介:目前開發中的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EB-415屬于尼羅替尼的升級換代產品,享有100%自主知識產權,此新型化學藥物綜合了伊馬替尼(格列衛)、尼羅替尼以及達沙替尼的優點:臨床前研究數據表明其靶向明確、藥效高(有效劑量低,給藥期短,且腫瘤快速縮減并消失)、毒性低(臨床前動物毒理試驗無明顯毒性)、生物利用度高(>90%)、半衰期長。總之,其主要藥理、藥性指標顯著優于上述三種用于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替尼類藥物,并于動物試驗中取得罕見的100%腫瘤治愈率及零復發。
編號:QC00002
專家層次:國家引才計劃專家
專家簡介:團隊所研發的世界上第一臺光腔衰蕩光譜法產品獲得2002年美國R&D100獎(被譽為科技界的“創新奧斯卡獎”)。作為中國國家氣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主筆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5832.3:【氣體中微量水分的測定第3部分:光腔衰蕩光譜法】。回國后一直從事新一代光腔衰蕩光譜法高靈敏度微量氣體分析儀的開發。已經開發出并推向市場的有大宗氣體中微量H2O分析儀,NO中微量H2O分析儀,NH3中微量H2O分析儀,微量H2S分析儀,微量CO2分析儀,微量CH4分析儀,微量NH3分析儀,微量HF分析儀等。其他系列產品也在研發中,將逐步推向市場。產品已經可取代進口產品,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
研究領域:激光與激光光譜分析領域的教學、研發
核心技術簡介:高靈敏度激光微量氣體檢測技術,大宗氣體中微量H2O分析儀,NO中微量H2O分析儀,NH3中微量H2O分析儀,微量H2S分析儀,微量CO2分析儀,微量CH4分析儀,微量NH3分析儀,微量HF分析儀等
編號:QC00003
專家層次:國家引才計劃專家
專家簡介:作為獨立發明人獲得授權的國際和國內發明專利42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和2件軟件著作權。曾任職國際最大的光通訊器件公司美國的JDS Uniphase 和Finisar. 任高級工程師,工程部主任,市場部資深經理等。熟悉行業的國際市場規則。在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方面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
研究領域:光機電軟件一體化和各類精密儀器及設備的研發。
核心技術簡介:基于模塊化微反應器的維生素D3的產業化全自動智能在線水質檢測系統," 維生素D3是人類和各類家禽不可缺少的一種維生素之一,常常添加在醫藥,各類飲料和動物飼料中。對于防止佝僂病,骨質疏松和提高免疫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最新的醫學研究發現維生素D3對人體健康的有著更多的功能。央視新聞也常有這方面的報道。因此,該產品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由于維生素D3的產率較低,我國在高純度維生素D3生產工藝比較落后,在醫用和食品中的該維生素還需要大量進口。本項目開發的基于模塊化的光化學微反應器的生產工藝既實現了高的產率和較低的生產成本,又能進行大規模生產。其中間體的轉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本項目的核心生產工藝是由團隊獨立開發,具有完全的知識產權。
編號:QC00004
專家層次:沈陽某大學教授,
專家簡介:長期從事金屬的組織、結構與力學性能研究,擁有豐富的科研開發 經驗,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第一作者發表文章近百篇, SCI 和 EI 檢索文 章 60 多篇,本項目是在李壯教授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應用性研究。針對 本項目,已經完成了實驗室研究,其技術路線可行,效果顯著。
研究領域:金屬的組織、結構與力學性能研究。
核心技術簡介:車用壓鑄鋁合金組織-缺陷與力學性能研究,鋁合金憑借其密度小、比強度高、耐腐蝕和易回收等優 勢成為最重要的輕量化材料之一,為汽車減重以及節約能源、降低排放帶來了新 的機遇。 在汽車上每增加 1kg 鋁就可以在汽車生命周期中大約減少排放 19kg 二氧 化碳,車重降低 10%就可以降低 5%-7%的能源消耗,油耗可降低 0.7L/100km。汽車上鋁合金的 應用范圍逐漸從輪轂、氣缸體、蓋板擴展到了車門、白車身等。 鋁合金根據其加工方式不同分為變形鋁合金和鑄造鋁合金。鑄造鋁合金與變 形鋁合金相比具備生產復雜形狀部件等優勢,所以目前,超過 70%的汽車用鋁 合金材料都為鑄造鋁合金。而高壓鑄造技術(High Pressure Die Cast,即 HPDC), 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良好的產品尺寸精度及表面質量,鑄件較細的微觀組織和 優良的力學性能,在形狀結構復雜,薄壁,中高等負荷產品的生產中應用廣泛, 可見壓鑄鋁合金在汽車工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編號:QC00005
專家簡介:哈爾濱某大學教授,博導
研究領域:智能制造
核心技術簡介:制造鏈協同平臺,集成了項目組近10年來的科研積淀,秉承“設計即制造、制造即服務”的創新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制造業生態體系。制造鏈協同平臺為創新設計和加工制造建立了實時化協同環境和最佳解決方案。
本項目的技術核心:1,以制造技術為核心支撐:采用工業化、信息化和金融化相融合的先進制造技術,為產品創新提供各自特性化的制造技術服務。在社會化的制造過程中使加工制造企業自動的轉型升級,形成獨具特色的制造技術單體,進而形成高質量、高精度的、高誠信度的制造技術群體。2,新模式協同技術服務:提供產品設計端“創客”與加工制造端“造客”之間的實時化制造協同與交互,通過自主研發的互聯網眾造協同技術平臺系統,有效的使創新設計需求的協調發布,詢價與加工制造技術應答相融合,實現了創新與制造的高效協同。本平臺的服務場景:1,加工制造供給端服務場景。制造供給端可以是制造企業,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聯盟,他們可以作為平臺會員享受平臺的服務。為加工制造服提供實時的場景,使加工制造商在本地即可承接到對外加工服務2,創新設計需求端服務。本平臺提供全新的運行機制,使產品的開發過程和加工制造技術共享。為產品創新和產品設計開發者提供實時的制造協同支撐,實現設計即制造。
編號:QC00006
專家簡介:大連某大學教授, 2015年中國創業導師,遼寧省政府評審專家庫專家
研究領域:工業自動化-智能控制
核心技術簡介:大型焊接、物流、搬運、加工生產線—工業4.0解決方案,祖龍起教授帶領團隊學生代表大連科技學院攜近年研制的工業機器人系列產品參加2018大連國際工業博覽會,現場兩臺六軸機器人產其中一臺產自日本FANUC,一臺由我團隊研制,加上一臺我們自制的工業AGV(自動導引車)配合,分別完成工件搬運、上料、焊接、下料、工件移送等諸多功能,集焊接生產自動上料,自動下料,自動焊接,自動搬運為一體的無人操作生產線。為類似的生產工藝智能制造提供了典型的生產線方面應用的工業4.0解決方案。
編號:QC00007
專家簡介:金陵某軟件學院院長
研究領域:軟件工程
核心技術簡介:工業4.0下大規模AGV協同調度系統研究與產業化,根據教育部科技查新報告,該系統提出的協同控制系統架構和工作原理;圖形化繪制和布局AGV的電子地圖;支持多種無線網絡,如wifi,zigbee,lora等創新點國內屬于領先。 該項目擁有授權專利2項,受理專利1項,已經三審了,獲得2019年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技成果三等獎,2020獲江蘇技術轉移聯盟“十大技術轉移優秀案例”。
編號:QC00008
專家簡介:南京某大學副教授,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江蘇博士后科學基金、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73計劃課題、江蘇省科技廳“科技基礎實施建設計劃”專項等的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和行業標準1項,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專著1部并被評為工信部“十二五”規劃專著。
研究領域:計算機視覺、圖像處理、人工智能
核心技術簡介:智能檢測技術,(1)基于幾何光學的物體測量與三維重建技術:基于折射光的透明物體和基于反射光的可反射物體表面斜率檢測和三維重建技術,可用于精密加工、注塑成型的測量。
(2)采用視頻的機器人自動焊接系統:弧焊機器人中的基于視頻的焊縫自動跟蹤軟件采用攝像系統拍攝焊縫的變化情況檢測焊縫的目標區域;根據目標區域信息求出焊縫在各個圖像上的中心位置坐標;焊縫的中心像素位置信息通過串口傳給PLC,該焊縫跟蹤方法能對各種形狀的焊縫進行自動跟蹤識別。
(3)基于視頻圖像技術的海洋觀測技術,具體包括:海面波高和波長等參數測量、海面三維重建、海面粗糙度分析、油污檢測、水下目標探測等。
(4)采用視頻圖像處理和圖形學技術的運動目標檢測、環境監測、三維重建等應用。
編號:QC00009
專家簡介:天津某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中國留日預校進修日語獲三級證書、是日本化學會會員、《醫藥化工》雜志編輯及審稿人、教育部留學歸國基金評審專家
研究領域:精細化工,金屬有機合成
技術簡介:可膨脹石墨阻燃材料研發,本生產工藝技術是在可發性聚苯乙烯(EPS)中導入一定質量的可膨脹石墨作為阻燃劑,通過懸浮聚合法制備膨脹PS顆粒。使其在保持優良保溫性能基礎上具有更加良好的阻燃性能;本中試工藝可將可膨脹石墨包裹入聚苯乙烯中,發泡后包裹均勻的EPS粒子表面光滑,不粘璧,發泡后氣泡均勻。 石墨聚苯板SEPS絕熱能力比普通EPS至少高30%,防火性能達到難燃的B1級,解決了普通聚苯板防火性與保溫性差的問題,同等保溫效果,成本較EPS低。
編號:QC00010
專家簡介:上海某大學教授
研究領域: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合金及其成形技術、金屬復合材料、材料制備與加工
核心技術簡介:面向交通運輸、通訊等領域輕量化的需求,開發成功了幾種高性能鑄造鋁合金及其成形技術,在汽車等領域得到/推進其應用。1.高強韌鑄造鋁合金,其力學性能:抗拉強度超過500MPa,屈服強度超過400MPa,延伸率超過5%;或抗拉強度超過450MPa,屈服強度超過400MPa,延伸率超過10%;或抗拉強度超過350MPa,屈服強度超過220MPa,延伸率超過15%。2.非熱處理自強化Al-Si系壓鑄鋁合金:具有優異的壓鑄工藝性能,良好的機加工性能、可焊性和拋光性能和塑性,無需熱處理,常規壓鑄后自然時效即可達到德國Silafont36材料SQ-T6熱處理后性能。已經在汽車上得到應用。3.非熱處理高韌性Al-Mg系壓鑄鋁合金: 具有密度比純Al小,良好的壓鑄工藝性能、優異的抗腐蝕性能、良好的可焊性和拋光性能、具有很好的塑性,無需熱處理,常規壓鑄態可超過德國Magsimal59材料T6熱處理后性能。4.高強耐蝕鑄造鋁合金:在金屬型重力鑄造和壓鑄條件下,其力學性能都高于A380鋁合金,耐腐蝕性優于A360合金,成本比A380鋁合金低約1500元/噸,已經完成壓鑄中試。5.開發了強度超過500MPa、伸長率大于5%,或強度超過450MPa、伸長率大于10%、鑄造工藝性能良好的高強韌鑄造鋁合金,已經完成重力鑄造、低壓鑄造、擠壓鑄造工藝試驗,開展了高強韌鑄造鋁合金輪轂工業試驗、高強韌高剛度鑄造鋁合金制動卡鉗試驗,可望應用于汽車、船舶、交通運輸、通訊電子等領域的承力構件。
咨詢方式: 王老師 1369146628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