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23 科技相關
開欄的話
科技倫理是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是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印發伊始,科技日報開設“科技倫理面面觀”欄目,聚焦科技倫理領域相關的熱點、事件、話題,以期藉此傳播科技倫理知識,增強公眾科技倫理意識,促進科技創新倫理問題交流,為提升科技倫理治理能力貢獻力量。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總體要求、明確科技倫理原則、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加強科技倫理治理制度保障、強化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深入開展科技倫理教育和宣傳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
《意見》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科技倫理體系,健全多方參與、協同共治的科技倫理治理體制機制,堅持促進創新與防范風險相統一、制度規范與自我約束相結合,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科技倫理制度,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機制,努力實現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促進我國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為增進人類福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意見》不僅提出了治理要求——倫理先行、依法依規、敏捷治理、立足國情、開放合作,同時明確了科技倫理原則,包括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堅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風險、保持公開透明??萍蓟顒討膭罾嫦嚓P方和社會公眾合理參與,建立涉及重大、敏感倫理問題的科技活動披露機制。
針對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意見》提到,要完善政府科技倫理管理體制,壓實創新主體科技倫理管理主體責任,發揮科技類社會團體的作用,引導科技人員自覺遵守科技倫理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項目(課題)負責人要嚴格按照科技倫理審查批準的范圍開展研究,加強對團隊成員和項目(課題)研究實施全過程的倫理管理,發布、傳播和應用涉及科技倫理敏感問題的研究成果應當遵守有關規定、嚴謹審慎。
“加強科技倫理治理制度保障。”《意見》指出,制定完善科技倫理規范和標準,建立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制度,提高科技倫理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強科技倫理理論研究。“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加強生命科學、醫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科技倫理立法研究,及時推動將重要的科技倫理規范上升為國家法律法規。
針對強化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意見》強調,嚴格科技倫理審查,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緊急狀態下的科技倫理應急審查機制;加強科技倫理監管,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研究制定科技倫理高風險科技活動清單。
不僅如此,《意見》對監測預警科技倫理風險、嚴肅查處科技倫理違法違規行為亦有相應安排。比如,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資助機構或責任人所在單位要區分不同情況,依法依規對科技倫理違規行為責任人給予責令改正,停止相關科技活動,追回資助資金,撤銷獲得的獎勵、榮譽,取消相關從業資格,禁止一定期限內承擔或參與財政性資金支持的科技活動等處理。
《意見》還特別提到,將科技倫理教育作為相關專業學科本??粕?、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將科技倫理培訓納入科技人員入職培訓、承擔科研任務、學術交流研討等活動。
推進科技倫理治理 護航科技強國建設
◎操秀英
科技創新,倫理先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成立之后,我國科技倫理治理的又一標志性事件,表明我國科技倫理治理的頂層設計和治理體系日趨完善。
科技倫理是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是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愛因斯坦曾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取決于工具。”從20世紀50年代起,國際上就開始廣泛探討現代科學技術及其應用的倫理問題。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輔助生殖技術等前沿科技的迅猛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福祉的同時,也不斷突破著人類的倫理底線和價值尺度。一些突破性的技術和應用,往往伴隨著倫理上的爭議。加強科技倫理制度化建設,推動科技倫理規范全球治理,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
經過多年奮斗,我國已發展為科技大國,并正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努力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我國科技創新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的科技倫理挑戰也日益增多。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工作者勇闖“無人區”,我們需要預判科技創新可能帶來的倫理風險,系統地預見、權衡和處置科技前沿的倫理沖突,謹防有人不小心沖進倫理“禁區”。同時必須承認的是,我國科技倫理治理仍存在體制機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領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已難以適應科技創新發展的現實需要。
負責任的科技大國必須堅守科技發展的倫理底線,科技強國建設更需夯實科技倫理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要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沖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倫理審查規則及監管框架。
黨的十八大以來,組建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完善治理體制機制,推動科技倫理治理取得積極進展??萍紓惱碇卫碓趪铱傮w科技創新戰略與全局性科技治理架構中成為優先考慮的事項。在此基礎上,《意見》提出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堅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風險和保持公開透明等科技倫理原則,便是握緊了中國科技未來發展的“方向盤”;《意見》對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制度,以及強化科技倫理教育和宣傳等方面做出的系統安排,則相當于給高速發展的中國科技系好了“安全帶”。在正確的方向上安全行駛,駛向科技強國的列車才能又快又穩。
科技倫理建設,道阻且長。面對快速演進的新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科技倫理治理都是一項頗具挑戰的工作。以《意見》為新起點,勠力同心,我國科技倫理建設必將迎來新發展,保障科技創新活動行穩致遠,促進科技更好造福人類,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