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09 科技相關
“十四五”時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開局五年,需要我們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地位,在高質量集聚培養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類優秀人才方面形成制度優勢;在吸引和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和產業創新人才方面形成國際人才競爭優勢;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方面形成創新環境優勢。
牢牢把握未來人才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勇于擔當新使命,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要緊緊抓住科技自立自強的新需求,把人才工作的重心,轉到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上來。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萍紕撔碌乃膫€面向為人才發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未來五年人才發展的主攻方向就是全面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構筑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
要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的新主題,把人才工作的投入,轉到發揮人才效益的主戰場上來。未來五年,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將體現在國家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人才發展的質量如何將關系到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全局和成敗,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問題,是能否為高質量發展的各領域提供高素質人才支撐,這就包括人才引進質量、培養質量等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機制,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單純追求人才發展數量和速度的粗放模式。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的“揭榜掛帥”體制機制,以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為導向的人才市場配置新機制,將會有力推進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新一輪改革。
要緊緊抓住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把人才工作的重點布局,轉到破解人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上來。如何以人才支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將是人才發展的新課題。我國人才內需的潛力巨大,勞動力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凸顯,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供不應求。中國是人才資源大國,但長期以來大而不強的問題癥結在于市場配置效率不高、人才體制機制不活、國內大循環不暢,地區間人才不平衡問題突出。因此,要明確人才引領國內經濟發展大循環,促進國際人才資源集聚的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以用好、用活人才促進精準集聚人才創新攻關,以贏得國際人才競爭主動權激活國內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能力。
(作者:吳江,系中央人才協調小組特聘專家,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