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8 人才政策
中新網金華1月22日電(記者 張斌 奚金燕)浙江金華具有市場主體總量123萬戶(其中98%為民營企業),占全國比重超過1%,是該省不折不扣的民營經濟強市。
圍繞信息經濟、汽車制造、生物醫藥、影視文化等優勢產業,當地已經形成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16個,國家級產業基地29個,年成交額超億元市場91家。
回顧“十三五”,金華厚植人才生態,首推“揭榜掛帥”全球引才機制,以制約當地重點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為牽引,持續推動金華籍人才智力和資本回歸,以人才先行、項目牽引、創新賦能,吸引超百家高校院所科研團隊“揭榜”攻堅,為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賦能。
金華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陸品能介紹,金華“揭榜掛帥”全球引才全年項目合作榜額超3億元,攻克“卡脖子”難題27項、兌付榜金8211萬元,為企業節約成本10.6億元。通過需求端、供給端、服務端“三端”協同發力,有效打破了研發機構、科研院所和企業間的技術壁壘,初步拓展形成了海外引才新路徑。
如在金華磐安,當地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億暉科技專門從事生產盤套、腳墊、座墊等汽車用品。企業在傳統汽車用品附加值低,市場同類產品多,競爭日趨激烈的問題日益凸顯的背景下,一直有轉型升級的想法,但受限于技術研發力量不足。
早在兩年前,億暉科技就組建研發團隊,試圖研發生產“能夠自動去除甲醛和有機污染物的汽車套椅”。這項技術在國際上都還是一項空白。
2020年6月18日,磐安專場“揭榜掛帥”全球引才活動上,億暉科技將這個技術難題“放榜”,榜金是“30%企業經營股權”。隨后,包括浙江大學、中科院在內的多個團隊前來揭榜。
最終,億暉科技和浙江大學的張旭生教授科研團隊達成合作。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困擾億暉科技多年的技術關鍵性節點實現突破。目前,億暉科技按約定完成工商登記,向技術團隊兌現了30%的股權。
數據顯示,“揭榜掛帥”全球引才機制推行以來,金華已連續舉辦22個制造業八大細分行業專場。同時,當地率先出臺“揭榜掛帥”10條舉措,成立超50億元“雙龍人才基金”跟投支持,構建全流程工作閉環;還推出“揭榜險”,保障智力轉化過程中的不確定風險。
在金華市婺城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科技型企業——寶琳公司研發生產的內燃機活塞鑄造設備占行業8成市場份額。近年來,該公司在汽車活塞柔性鹽芯系統開發上遇到了瓶頸,企業此前仍尋求不到解決之策。金華市婺城區委人才辦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該企業技術需求后做了記錄與整理,并以各類招才引智活動為載體進行廣泛宣傳。
最終,在一次“揭榜掛帥”現場PK賽中,經過多支科研團隊現場比武,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蘇州研究院提出的整套解決方案殺出重圍,揭下了這張300萬的榜單。據介紹,下一步,雙方將共同圍繞產業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努力將合作內容早日轉化為實際成果。
陸品能介紹,包括首推“揭榜掛帥”全球引才機制在內,“十三五”時期,金華籍人才智力和資本回歸取得重大突破,當地“跳躍式”融入長三角取得豐碩成果,這成為當地重點打造的3塊具有金華辨識度的“金字招牌”。
數據顯示,金華海內外人才總會2017年成立以來,構建了涵蓋40多個國家的3萬名金華籍人才“朋友圈”。此外,2020年9月,金華赴上海舉辦“人才周”系列活動,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起點城市上海松江,投入運營人才大廈,可容納100余家企業,構建“研發在上海、產業在金華”的創新鏈條。目前,該市在上海、杭州等地建設了人才飛地42家。5年來,金華取得創新主體實現倍增;發明專利實現倍增;重大人才科創平臺實現倍增;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實現倍增等10大科技創新人才發展成就。
當前,金華市經濟總量已超四千億元,被稱為浙江全省第四大都市區。
陸品能介紹,“十四五”期間,該市將立足浙江全省第四大都市區的目標定位,全力實施人才科技攻堅行動,通過加快人才科創平臺提能造峰、系統深化人才科創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推動金華籍人才智力和資本回歸、全力打造最優人才創新生態等,加快推進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