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23 人才政策
12月18日,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以下簡稱“海交會”)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次海交會以“面向海內外,智匯大灣區”為宗旨,全方位服務海外人才,為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發展鋪路架橋。
當日下午,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在本屆海交會上重磅發布了“廣聚英才貸”2.0,為廣州市高層次人才提供三大升級、四大亮點的人才專屬金融服務,進一步助力廣州集聚國內外“高精尖缺”人才以及營商環境優化,助推廣州實現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
三大升級與四大亮點
提供更貼心的全方位服務
從國外學成歸來的高精尖人才創新創業熱情高漲,然而創業初期往往會面臨項目不盈利、資金短缺的問題,亟需大量金融資源支持。
近日,《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指出,要營造宜居宜業、和諧包容的人文環境,吸引和聚集企業、人才、資本、技術,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吸引人才,離不開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如何為歸國人才創新創業解決融資痛點,助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建行廣州分行推出“廣聚英才貸”2.0,為海外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據悉,“廣聚英才貸”2.0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加碼發力,在產品設計與服務上實現了三大升級。
“廣聚英才貸”2.0將產品服務范圍拓寬,納入區級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國家至省市區各級人才及符合建設銀行科技企業“技術流”專屬評價體系標準的杰出人才、優秀人才和精英人才所實際控制、控股或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的企業,重點支持戰略新興產業、“卡脖子”核心技術研發、公共衛生等攻堅克難領域內的企業。
建設銀行總結了產品1.0版本的辦理經驗,為提升辦理的效率,對人才的內部核準機制進行了優化升級,“廣聚英才貸”2.0將實現各區人才部門與建行各區支行科技金融中心直接對接,溝通更加順暢。
建行廣州分行在各區分支行設立科技金融業務中心,依托全市兩百多家網點,形成自上而下鏈條式,部門中心網點協同立體式的完整服務體系,為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及其所在企業提供最及時、最專業的服務。
實現全方位升級后,該創新產品具備了四大亮點。
建設銀行依托其自身的集團優勢,實現了股、債、貸、補、保互聯互通,認真分析人才所在企業的需求和痛點,有針對性地為企業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專屬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廣聚英才貸”2.0貸款利率以LPR為定價基礎,結合建行總行最新定價政策給予最優惠的利率,為人才企業提供低成本的流動資金。
“廣聚英才貸”2.0優先支持戰略新興行業、“卡脖子”技術研發、戰疫防疫等攻堅克難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單戶以信用方式辦理最高額度3000萬元,同一人才所實際控制的企業,累計貸款金額最高達5000萬元。同時,“廣聚英才貸”2.0也可通過知識產權質押、抵押、保證方式及組合擔保等多種方式申報。
“廣聚英才貸”2.0還可實現快速審批。據悉,申報該產品的企業均可享受建行“FIT粵”科技金融綠色審批通道,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放款。
破解海歸創業融資瓶頸
“‘廣聚英才貸’2.0為高層次人才量身定做,確確實實讓我們享受到了實惠……有多樣融資產品的支持,廣州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我們在廣州發展也更有信心。”海交會現場的海歸人才對“廣聚英才貸”2.0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提出融資需要。
事實上,在“廣聚英才貸”2.0發布之前,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在今年上半年就推出了“廣聚英才貸”的1.0版本,通過融入“技術流”評價體系,使融資可更加精準地體現人才所在企業的研發水平,可兼顧企業的科技研發團隊實力、所處行業前景和政府政策支持等更廣闊的維度,讓知識產權轉化為借貸資本,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推出以來,“廣聚英才貸”一直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廣州高層次人才李先生的企業在疫情期間積壓大量訂單,資金周轉壓力日益增大。得知企業的資金需求,建行廣州分行充分利用“廣聚英才貸”的產品優勢和高效審批效率,為企業投放1950萬元,為企業穩住了正常經營,也幫助企業抓住發展的市場機遇。
同時,針對科創企業資產輕、前期研發投入大、資本投入密集的融資痛點和難點,“廣聚英才貸”在信用辦理方面,優先支持戰略新興行業、“卡脖子”技術研發、戰疫防疫等攻堅克難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讓大量核心技術研發得以順利進行。
今年,開發區某領軍人才所屬企業的“卡脖子”核心技術研發因資金不足而陷入停滯,在建行廣州分行“廣聚英才貸”的支持下,企業僅用兩天時間便獲得100萬元貸款資金,為技術研發注入新動力。
截至11月底,“廣聚英才貸”已累計為廣州市高層次人才所在企業提供資金超億元。隨著“廣聚英才貸”升級到2.0版本,廣州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將進一步迸發,更多海外人才、海外項目也將被吸引在廣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