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15 政府資金申報
政策“熱浪”助力,尤其是在前所未有的落戶新政推動下,多地戶籍人口呈現“井噴”。
2017年,大學生留在武漢就業創業30.1萬人;新落戶14.2萬人,分別是上年的2倍和6倍。今年一季度,大學畢業生留武漢創業就業熱度不減,已近10萬人,辦理大學畢業生落戶3.9萬人。
今年第一季度,西安自市外遷入戶籍24.49萬人,人口機械增長是2017年同期的11.5倍,是2017年全年的1.2倍。換言之,西安3個月遷入的戶籍人口超過去年全年。這當中,人才引進、大專以上的學歷落戶人員占新落戶總人口的54%。
從2017年8月到2018年1月底,長沙新引進10萬余名海內外優秀人才,公安機關辦理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3.2萬余人。
如何理解當下發生的“搶人大戰”呢?
在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看來,“搶人大戰”有兩個大背景,一是我國新增勞動力供給下降,而經濟增速相對較快,對勞動力的需求很大;二是我們正處在經濟轉型和動能轉換時期,需要人才這個核心要素。
各地積極引才是有其合理之處的,尤其我們當前進入區域經濟發展階段,需要消除區域間發展不協調的問題,這也要依靠人力資源的流動?!睆堺愘e表示。
武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孫志軍說,留下百萬大學生不僅是人才戰略也是人口戰略,“要為武漢市贏得第二次人口紅利和第一次人才紅利?!?/strong>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黃石松也指出,“搶人”政策一定程度上講也是地方在未雨綢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包括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減輕公共財政壓力;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的速度;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緩解老齡化可能導致的社會活力下降等。盡管目前落戶集中的城市,其平均年齡變化數據還未出爐,但不難估測,這樣的勢頭再持續一段時間,城市肯定會更年輕。
不過,張麗賓認為,通過補貼等形式將人才引進來,還要考慮財政負擔的問題。作為城市的市民和消費主體,引入的人才未來能否填上財政付出的成本,這也有本“經濟賬”。
引進人才不是“一錘子”買賣,從引進來到留下來,中間還要跨過不少檻。陳高威說,人才政策體現了各地對未來發展的需求,但去不去還要看當地提供怎樣的機會;留不留,還要看城市能不能提供好的公共服務和保障。
政府出臺搶人政策,前提是要有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有區域產業鏈的發展?!睆堺愘e說,如果不具備條件,也會發生供求失衡。
張麗賓進一步指出,政府有必要對勞動力需求結構進行測算,把產業規劃和人才引進規劃匹配起來。畢竟,最終決定人才能否留下來的,還是人才的發展空間、城市發展的潛力。
現在許多二線城市的公共服務和資源承載能力尚不充足,與吸引人才落戶的速度不相匹配。需要將與戶籍相適應的教育、醫療、養老等配套政策同步推進?!蔽鞅贝髮W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翟紹果認為。
目前有不少城市開始在“軟環境”方面發力。例如,武漢通過新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完成中小學配套建設,確保凡已辦理落戶的留漢大學生,其子女均可在漢接受義務教育。
不少專家指出,要長期留住人才,地方財政在公共服務配套方面必須持續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