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0-29 政府資金申報
近日,紀念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5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
在南河沿大街111號的歐美同學會,15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留學人員代表齊聚一堂,共話拳拳愛國心、暢談錚錚報國志。
學有所用
奮力創新創業
2015年創立“爸爸的選擇”的王勝地,畢業于美國康奈爾大學。座談會上,他作為青年海歸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驗和感悟。他創辦的是一家專注于母嬰全產業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日化公司(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創業3年以來,“爸爸的選擇”已經建立起一支擁有1000多名員工的成熟團隊。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王勝地及其團隊也不忘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如建設鄉村圖書館、幫助殘障人士擇業就業。“有些殘障人士雖然有肢體殘疾,但是做一些電商客服類的工作并沒有問題,效果很好。在其他電商公司中也可以推廣這種做法。”王勝地說。
在甘肅,在寧夏,王勝地及其團隊參與了當地的扶貧工作。王勝地談到,扶貧過程很艱辛,有時去基層調研,路面行進都很困難,但既然接下了任務,就必須一絲不茍地堅持完成。“扶貧工作,道路艱難而漫長”,王勝地說道,“作為一支年輕的創業團隊,我們必須克服這些困難,長久地做下去。”
接下來,王勝地及其團隊還會深耕“教育扶貧”,計劃成立基金會幫助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免去后顧之憂。
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夢秋也談到了所在分會的會員在扶貧攻堅工作中的努力。“扶貧先扶教,扶貧先興教”,留蘇分會副秘書長陳海燕向甘肅、寧夏的3個縣捐贈了總價值達300萬元人民幣的教育產品和設備。同時,幫扶當地的特色農業深加工產業,利用京津冀地區的廣大市場來推銷他們的產品,為精準扶貧助力。
現為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北京市歐美同學會會長的閆傲霜,1995年從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畢業回國(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她表示,留學期間不只收獲了學業上的精進和發展,更重要的是,積攢了一份濃濃的愛國情和報國志。
當年學成回國時,正值國家“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能把自己在海外所學貢獻到國家的發展進程中,使閆傲霜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己作為海歸所擔負的使命。至今她還清晰地記得,回國當年,她就來到北京南河沿大街的這個院子,注冊成為歐美同學會的會員,拿著排名靠前的會員證,心中充滿了“大干一場”的熱情。
“為什么會有歐美同學會?因為要把個人的‘報國志’轉化成集體的‘報國情’?發揮組織平臺的作用,1+1>2,實現的效果會超出單個人的力量,水平更高、范圍更大。使我們個人的‘報國夢’真正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奮斗中。”閆傲霜說。
凝心聚力
與祖國“同頻共振”
1913年,正值中華民族危難之時,留美學者顧維鈞提議,把國內有過留學經歷的學生聯系在一起(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團結社會進步力量,共謀國家之大事。在顧維鈞、梁敦彥、詹天佑、蔡元培等人的共同發起和贊助下,歐美同學會正式成立,至今已走過了105個春秋。創建伊始,“愛國情懷”就深深刻入了這個留學人員組織的基因。
“現在,每年中國有60多萬學生出國留學,也會有50多萬人帶著所學本領回到祖國。”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介紹說。“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留學人員數量和歸國人員數量(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都達到了世界之最,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人才大循環。”
“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這股龐大的留學歸國人員力量,已成為當代創新創業(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洪流中一支極其重要的力量。海歸的發展,與中國的發展同頻共振、闊步前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留學歸國人員總數已達313.2萬人,其中 231萬人是近5年學成回國的,占留學歸國人員總數的70%以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陳竺指出,近年來,高層次人才呈明顯回流趨勢,與國家的發展契合度不斷提升。一批心懷愛國之情、報國之志的留學人員,響應號召,無怨無悔地參與到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中來,在突破關鍵技術(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潛心人才培養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歐美同學會,正在努力建成留學報國的人才庫、建言獻策的智囊團,成為開展民間外交的生力軍。在人才庫建設方面,歐美同學會持續開展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人才落地、技術(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接、項目落地工作。陳竺談到,歐美同學會著力做好留學人才工作,以豐厚的人才資源服務國家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此同時,加大建言獻策的力度,以密集的智力優勢打造留學人員新型智庫,努力發揮資政建言的作用,為政府提供有價值、有作用的決策參考。中央駐港聯絡辦副主任譚鐵牛在座談會上也表達了自己的希冀,他希望歐美同學會能拓展到香港,開展新的工作,實現更大發展。
連通中外
構建“交流之橋”
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丕君介紹說,僅2017年,在與河南省委省政府聯合舉辦的歐美同學會年會上,就形成協議項目441億,落地338億,落地比達到78%,創歷年地方項目對接之最(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同時,也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從幫助黔西南一州一縣,擴大到甘肅、寧夏三省、三縣、四個鄉鎮的扶貧。
現在,歐美同學會已在全國建立了42個地方組織,個人會員突破22萬,聯系著海內外近600萬留學人員,與主要留學國家的100多個海外留學人員團體建立起廣泛聯系,正在成為連接廣大留學人員的橋梁紐帶。
歐美同學會東南亞和南亞分會秘書長王金寶介紹說,2014年,東南亞分會通過成功舉辦青年創新創業大會,為海歸提供了交流平臺。2017年,同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舉辦了“公共管理人才發展研討會”,以“推進創新合作、加強人才交流”為主題(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服務“一帶一路”建設。2018年,又成功舉辦了東南亞和南亞區域“一帶一路”建設論壇。
“從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到介紹外國企業來到中國,再到參與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留學人員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王輝耀說。如今的中國,為留學人員歸國大展拳腳創造了廣闊的天地,各地的多種留學機構也發展迅速,形成了一個功能齊全的留學信息服務網。
今后5年,歐美同學會將與各地政府共同創建“海歸小鎮”,打造海歸科技品牌,將海歸的力量“聚點成面”。上海張江長三角科技城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吳玉華介紹了正在規劃設計中的歐美同學會“海歸小鎮”“海歸科技園區”和“海歸區域一體化小城”。這將為中國區域一體化政策的實施做出屬于海歸的獨特貢獻。
吳玉華介紹說,“海歸小鎮”主要功能是引進前沿技術,通過“苗圃選優”、孵化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找技術需求!上技需網!www.qiliduo.com)等為留學人員創造良好的創業條件。“海歸科技園區”則以引進資本技術和優秀人才為主,力求對當地發展有一定的貢獻率。升級和擴大后的海歸科技園區“變身”為“海歸區域一體化小城”,將人才力量和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運營,充分發揮留學人員科研能力強、海外聯系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