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納米能源與節能減排系統;新能源熱泵增焓節能技術,節能節水的蒸發式冷凝(冷卻)器
主要從事納米能源與高效節能節水換熱設備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 涉及納米流體多相流與納米能源溫差芯片發電,余熱余能高效回收發電技術、太陽能、熱泵增焓、儲能技術、特種氣體凈化技術和節能節水高效換熱設備等。提出了三維變空間變流場可控順紊流高效節能換熱器設計方法,發明了三維變結構加工工藝制作新一代高效節能換熱器。,設計了系列高效節能的小溫差、新一代高效節能換熱器,適用于節能、節水、含塵、含污廢熱回收。可應用于制冷行業的各種規格殼管式水冷冷凝器、海水冷凝器、殼管式干式蒸發器和滿液式蒸發器。在石油、化工和煉油行業的換熱器和電力行業的換熱器:低加、油冷器和大型冷凝凝汽器應用推廣。
煙氣超凈排放節能環保集成技術:
1 超凈排放改造設備MGGH(省煤器與煙氣再加熱)節能集成系統;
2 超凈排放改造原煙氣與凈煙氣的管箱式換熱器HGGH節能集成系統;
3 鍋爐煙氣系統配套設備(省煤器與空氣預熱器)節能集成系統。
應用領域
涉及電力、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和輕工等窯爐和鍋爐煙氣節能減排等多個行業。
應用意義
超凈排放改造MGGH/HGGH(省煤器與煙氣再加熱)節能集成系統在節水、節能、傳熱效率、投資和運營成本等方面的綜合效能優勢明顯,是傳統省煤器、空預器MGGH/HGGH設備最為理想的替代產品。
朱冬生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節能環保集成技術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導。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研究員,曾任華東理工大學“中石化學者”、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特聘教授、華東理工大學承壓系統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副院長。2001年入選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支持計劃,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6年入選“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級培養對象。2008年榮獲“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2008年獲第三屆“中國制冷學會科學技術獎-青年獎”;兼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中國化工機械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太陽能協會會長,廣東省制冷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自動化學會理事,《太陽能學報》編委,世界太陽能協會會員,美國ASME工程師協會會員,美國ASME先進納米技術委員,澳大利亞工程師協會會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