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角色:
所屬機構: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涉及行業: 電子儀器設備
聯系郵箱: ****
免責聲明:此信息由網站會員發布,所涉及的全部信息(包括圖片)僅供參考,本網站不保證信息完全真實、有效,也不構成任何建議。詳細請見本站法律聲明。
當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主要依靠大醫院直接面對病人,醫生數量不足,基層力量薄弱,因而百姓健康質量難以保障,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及我國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要求相去甚遠。為此提出的面向常見心血管疾病的體征感知與智能監護服務系統,采集到的體征信號(如心電圖)通過網絡傳輸到網絡服務中心,由那里的醫生以人機結合的方式給出結論或建議,幫助基層醫生進行診斷,使得專業醫生和全科醫生以至家庭患者之間的實時聯系得以保證。關鍵技術包括:
l 數據來源:可佩戴無線移動終端(已進入市場);
l 服務特點:計算機輔助正異常等分析(公開發表中最具競爭力);
運行平臺:“云計算”平臺(已部署)男,1964年11月出生于江蘇省蘇州市,1997年獲浙江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02年破格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2007年任“軟硬件協同設計技術與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在IEEE Intelligent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等刊物和會議上發表/錄用論文90余篇,申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項,出版《“心跡”的計算??隱性知識的人工智能途徑》等人工智能相關專著4部,獲中國科學院“國家特邀計劃專家”、江蘇省“國家特邀計劃專家”等五個人才計劃或獎勵的資助,負責“973”計劃的課題等10余個科研項目。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主要研究興趣為人工智能及其在醫療健康和傳統文化中的應用。
曾在研究所、高校和工業界分別工作8、9年,親歷了從技術研究、工程開發、產品構思、團隊組建到成果轉化的過程,崇尚積極的團隊精神、務實的科研作風、明確的社會擔當、嚴肅的理性思維和良好的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