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17 創新創業大賽
2018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已于4月17日啟動報名,繼續聚焦歸國人才和創業項目,企業和個人均可以項目團隊或個人形式報名參賽,報名截至時間為7月17日。參賽者可通過大賽官網www.osechina.com或“海創幫”微信公眾號進行報名和了解更多詳情。
本屆大賽將繼續加強資源整合,提升參與力度,在進一步發揮留學人員創業園對海外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的載體支撐作用的同時,注重與各地高校需求和資源相結合,促進在校海歸人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得到了全國300多家創業園區和100多家高校的聯合支持。
根據賽事安排,大賽組委會將在全國近百家重點園區和高校進行賽事說明,并就海歸人才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開展座談交流,拓展人才和項目發現與選拔渠道,加深了解高校成果轉化和在園企業發展的需求和痛點。說明座談活動將由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留學人員創業園聯盟與各地有關單位聯合舉辦。
2018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全國說明會·北京理工大學站
5月8日上午,由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留學人員創業園聯盟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同主辦的2018(第四屆)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全國說明會暨海歸人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座談會在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中心舉行。這也是大賽全國說明的首站活動。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留學人員創業園聯盟秘書長郎靖,副秘書長劉洪志、丁偉明、許譯,專家委員會主任唐鳳泉;北京理工大學人事處處長閻艷、副處長胡雪娜,技術轉移中心副主任陳柏強,科技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云,以及來自北京理工大學校內外、理工大學科技園等單位的海歸人才、企業代表、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負責人等共60多人參會。
會上,閻艷著重介紹了北京理工大學服務人才的模式與理念。她表示,北理工現有教師中,20%至30%均具備海外經歷。學校設置研究崗及研究成果轉化崗,并非唯“論文”而論,歡迎人才攜帶理論或技術,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同發展。陳柏強介紹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情況及成功案例,并呼吁海歸人才要抓住時代機遇,勇于投身“雙創”。鄭云對北京理工科技園的相關情況作了介紹,他表示,科技園已吸引入園企業300余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和高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累計孵化企業120余家。
聯盟秘書長郎靖就大賽情況作了說明,他指出,大賽自2015年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三屆,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創業園區、投資機構、高校院所等多方作用,有效整合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通過賽事與服務相結合,成功發掘了一批優秀項目,為海歸人才提供了事業起飛的平臺。本次大賽將繼續聚焦歸國人才,具有參與更廣泛、獎勵更豐厚、服務更深入等特點。
往屆參賽項目團隊代表、北京中科普金特種材料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海生分享了參賽和創業體會,參會代表圍繞大賽組織及安排,科技項目轉化、人才支持計劃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此次會議上,聯盟與北京理工大學人事處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豐富成果轉化、資金對接、項目合作、技術推廣和市場拓展渠道和拓寬北理工引才選才渠道等方面開展合作。
2018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全國說明會·北京科技大學站
5月8日下午,由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留學人員創業園聯盟和北京科技大學共同主辦的2018(第四屆)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全國推廣說明會暨海歸人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座談會在北京科大天工大廈舉行.
會上,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園聯盟秘書長郎靖介紹了大賽的組織特色、服務支持和籌備情況,并與聯盟副秘書長劉洪志、丁偉明、許譯,專家委員會主任唐鳳泉一起,就大賽報名事項、評選標準、資金支持,以及高校教師科研成果如何走出實驗室、成熟的創業項目怎樣對接拓展國內市場等問題,與參會的教師和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詳盡解答了他們所關心的問題。
北京科技大學科學研究與發展部副部長邢奕、北京科技大學留學人員創業園常務副主任張慧秋、北京科大天工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臨出席會議,分別介紹了北京科技大學科研創新環境、科技成果轉化情況,科大留創園發展特色、服務體系和企業發展情況,以及中關村高端人才創業基地“科大天工大廈”的建設規劃、人才引進和發展目標等,同時表示了對大賽舉辦和聯盟工作的支持。